今天是:

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参加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8-11-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本报讯(文/创新创业学院 刘安枕、机械工程学院 周小勇 图/刘安枕)

11月2日至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副司长徐青森,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100余位来自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高校的校领导出席;我校电子工程学院(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院长杨勇、机械工程学院(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学院)副院长周小勇、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安枕,以及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600余位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参会。会议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协调人孙宏斌主持。

杨斌首先代表清华大学致欢迎辞。杨斌指出,2015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清华大学联合兄弟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三年多来,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新局面、新气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从理念到行动上的转变。杨斌回顾,清华大学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自主探索,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改进学生评价标准等举措,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吴岩受邀作了题为“跟跑、并跑、领跑,跑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加速度’”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世界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跑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加速度”等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吴岩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吴岩强调,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是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贡献的新经验。吴岩希望,各高校要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德育大平台;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打造智育大平台;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打造体育大平台;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美育紧密结合,打造美育大平台;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劳育大平台,全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跑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加速度”。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孙宏斌作了题为“三位一体 三创融合 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报告;14位高校校长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管理和评价”“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题举行了三场圆桌论坛;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虞苍璧作了题为“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与探索”、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梅萌作了题为“快乐创新 智慧创业”、京东集团企业大学校长李庆欣作了题为“知时 知力—无界创新 智能破局”的专题报告。

参会期间,我校代表认真聆听了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及访谈,与参会兄弟院校代表就应用型高校如何提高二级学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感、组建师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紧迫感、常态化长效性培育创新创业项目的任务感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就我校“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基础,以‘团队+平台+项目’为抓手,建立由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等六部分组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沉浸清华园,深感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深深地被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风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特色、“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人文日新”的精神所感染。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具有战略高度、参与广度、理论深度、实践信度、痛点精度,会议组织规范有序、选址高端大气、服务周到贴心、会场气氛热烈、使人受益匪浅。